木材→木炭→活性炭的結構演變過程
木材主要成分纖維素、半纖維素和木素在熱解過程互相之間沒有交互作用,分別研究各主要成分的熱分解炭化過程的結構演變,就可知木材的炭化過程如何從木材結構演變為木炭結構的。
根據對不同熱解溫度木材纖維素炭化物的x射線衍射和紅外光譜分析,提出如下纖維素在炭化過程中的結構演變模型:
(1)150℃前是脫水。
(2)150-240℃,進一步脫水,生成酮醇互變的中間產物。
(3)240-400℃,斷鏈,一部分生成左旋聚糖(焦油中間物),一部分生成炭化中間產物(終生成木炭),部分脫水,分解生成CO、CO2和其他產物,經(4)生成木炭。
(4)400-700℃,脫H2、芳化,由(3)經四碳中間物演變成木炭結構。
半纖維素是木材主要成分中不穩定部分,代表半纖維素的木聚糖的熱解反應和纖維素的相類似。
仔細研究了纖維素、木素及木材的熱解過程,認為纖維素(半纖維素亦同)經過脫水,生成酮醇型互變的殘糖基變異構造:
進一步氧化分解后形成芳香族構造:
木素在熱解過程中由木素的構造經縮合而變成多環芳香族構造。
據日本資料烏炭的比表面積達375-429m2/g,白炭213-254m2/g。不同炭化溫度的微晶大小見表2-7。有的把600℃以前熱處理的炭叫炭前驅體,并認為:由于原料和處理溫度的不同如圖2-8所示又有易石墨化炭前驅體和難石墨化炭前驅體之分。
炭化溫度(℃) | 層間距離(0.02)(10-1nm) | 微晶大小(10-1nm) | |
c軸方向 | d軸方向 | ||
400 | 3.72 | 7.8 | / |
500 | 3.72 | 7.6 | / |
600 | 3.72 | 8.1 | 14.4 |
700 | 3.67 | 7.9 | 23.8 |
800 | 3.67 | 8.3 | 26.5 |
900 | 3.60 | 8.0 | 26.7 |
1000 | 3.63 | 8.7 | 32.3 |
1100 | 3.60 | 8.3 | 30.7 |
活性炭的結構取決于原料及熱處理的條件,原料炭化過程已獲得結構的雛形,而在活化過程進一步完善定形。
據原蘇聯資料,落葉松炭活化過程結構演變見表2-8。隨炭化溫度升高,固定碳含量增加,芳化度和縮合度增加,而比電阻率卻大大地降低,相當于有機半導體。木炭用氣體法活化,隨燒失率增加,先脂肪族、后芳香族碳格子燒失,而且沿微晶高度方向比直徑方向燒失的快,結果微晶平均統計厚度增加。從雛晶到活性炭微晶的完善過程,微孔、中孔逐漸增多,吸附能力增加。
炭活化(C) | 固定碳(%) | 比電阻率(Ω·M) | 芳化度 | 縮合度 | 微晶大小(10-1nm) | 吸附力 | |||||||
徑 | 高 | 層距 | 碘(%) | 亞甲基藍mg/g | 糖密(%) | ||||||||
炭化 |
400 500 600 700 800 900 |
71.45 82.7 90.5 92.3 92.15 93.2 |
9.87×107 1.83×106 4.42 1.18×10-2 3.82×10-3 2.40×10-3 |
0.761 0.859 0.923 0.926 0.931 0.929 |
0.211 0.245 0.288 0.323 0.377 0.434 |
17.88 21.89 22.73 26.14 28.69 30.71 |
9.32 10.41 10.69 10.99 11.30 11.81 |
3.97 3.95 3.93 3.88 3.83 3.79 |
2.54 5.10 7.60 3.80 5.10 3.80 |
2.0 2.5 3.75 4.25 4.75 6.75 |
4.50 5.17 6.02 9.54 9.78 15.3 |
||
活化 | 燒失率% |
9.6 15.4 21.0 49.3 |
C% |
97.3 96.7 96.1 95.6 |
6.46×10-3 8.65×10-3 9.70×10-3 1.98×10-2 |
29.67 33.65 41.68 43.73 |
11.31 11.97 11.96 11.46 |
3.93 3.93 3.93 3.93 |
37.0 51.2 70.8 95.7 |
15 45 75 225 |
18 26 30 97 |